威廉希尔·williamhill(Official website)·百度百科

党建纪检

【新时代赣鄱先锋】王洪娣:心系科技工作者,倾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2023-06-05 17:00:00

        王洪娣,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赣州科技馆馆长、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2023年荣获赣州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她负责的科普和科学素质工作获得“全国科普日先进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该项工作在2021年、2022年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中,均位列全省第一等次。这些年,她一直用“红心”“用心”“倾心”“匠心”“热心”,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与为民情怀。

图片

一颗“红心”向着党

图片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2005年,还在大学的她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7年入党十六年来,她一直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负责单位党组中心组学习的组织工作以来,坚持开展每月学习日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她精心组织专题读书班,开辟“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深入基层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了宣传赣南红色文化、讲好赣南红色故事,她经常带着同事一起学习赣南红色歌曲、排演红色家书、讲述红色故事。学以致用,她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养成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夯实了坚持原则、以民为本的态度,并保持热情高涨,积极向上,以实干抓落实,以实干求实效,言行一致、脚踏实地,切实发挥岗位价值,为赣州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图片

“用心”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图片

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机关的工作,多而繁琐,她却在些平凡的工作中寻找精致和创新。科技工作者散落在赣南大地各个角落、分布在各个领域,要凝聚科技力量助力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付诸于行动中。在不断地调研和摸索中,她慢慢意识到服务科技工作者,抓手很重要。2017年5月30日,被定为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她觉得契机来了,立即向领导建议设立一个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荣誉,在每年科技工作者日前后进行评选表彰,积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科技工作者有一份归属感。说做就做,2017年,由她负责组织实施,开展了赣州市首届“十大科技创新人物”评选表彰,颁奖典礼设在赣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不仅宣传了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还让科技工作者感受到了满满的荣誉感。如今,赣州市“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已成功举办了七届,表彰了万林生、王禹等140余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市科技界的一个品牌,凝聚科技力量、激发创新活力,唱响了赣州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2020年,市科协领导在深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调研时发现,要想让科技工作者安心留在我市工作,大龄科技工作者的婚恋难问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更好服务未婚科技工作者,领导找到她,让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在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后,她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筹备,最终,第一期“缘来有你 科技同行”未婚科技工作者联谊活动成功举办,由于设置了严格的条件并进行层层把关,受到了体制内未婚青年的欢迎。现如今,未婚青年科技工作者联谊活动成为全市未婚青年联谊交流的一个品牌,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感情留人”。机关工作,用心与不用心,效果完全不一样,用心用情才能不断创新创特,把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做成品牌。负责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的她,还积极向上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五年来,共推荐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5名,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8名,其中,寻乌中学黄才发先后获得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荣誉称号。


图片

“倾心”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图片

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是科协的主责主业,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公民具备的科学素质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2021年开始,我省还将“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了全省高质量考核指标。科普和科学素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投入大见效慢,承担这项工作的干部,需要顶着很大的压力和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为啃下“硬骨头”,她主动请缨,并经党组研究同意,2021年起,由她担任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负责科普和宣传两大块的工作。她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想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于是,她在全市开展科普示范村和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她深入到各地,手把手指导各地开展示范创建,扎扎实实将科普知识、科普活动遍布乡村、学校。2022年,全市开展了56个科普示范村,18所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有效地夯实了基层科普基础。她坚持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市场化运作的新时代“大科普”发展格局,她精心策划组织了2022年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网络竞赛,为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率,她跑企业拉赞助价值200多万元,用于活动奖励,一场网络竞赛,参与人数达到20万人,以赛促学,不断提升我市市民的科学素质。在她的不断努力下,我市2022年全省高质量发展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考评结果为满分,位列“第一等次”;在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中,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增速全省第一,实现了科普和科学素质工作的重大突破。


图片

以“匠心”追求卓越

图片

公众号,基本每个单位都有,而她,也不断地发挥她的专业特长,不断地探索,精益求精,让“科普赣州”微信公众号成为全市科技工作者众所周知的一个科普平台。疫情期间,“科普赣州”源源不断地为市民普及权威科学的防控科普信息,成为很多市民每天必看的公众号,目前关注的粉丝达到近20万人。而这背后,她倾注了太多心血,有时候对自己有点“狠心”,为了让市民更及时收到权威防疫科普知识,她常常没有周末,通宵加班,大年三十还端着饭碗坐在电脑旁编辑制作。科学普及、科普宣传、中心组学习、服务科技工作者......她承担了单位多项重要工作,但她毫无怨言,秉持匠心,追求卓越,力争创先争优。她常常走路都是一路小跑,凭着自己的努力,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喜人成绩,得到了上级科协和单位同事的一致认可。


图片

满腔“热心”为民服务

图片

在赣州未婚青年群体中,“汐汐姐”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女神”,是他们在找对象的茫茫黑夜中点亮的一盏灯,让他们在迷茫中看到了希望。在开展未婚青年科技工作者联谊活动中,她慢慢发现,婚恋难,是我市的一个社会问题,很多女生非常优秀,却因为工作性质或者性格比较内向等原因,很难找到另一半。热心的她,从一点一滴开始学习,当起了这些未婚青年的“知心姐姐”,当起了公益红娘。节假日,休息时间,成了她最忙的时间,她要不断地搜集整理资料,还不断去了解这些男生女生的人品、性格、兴趣爱好,然后为他们牵线搭桥。目前,她服务了全市未婚青年3000多人,成功牵线了一百多对,30多对走入了婚姻殿堂。她的努力,获得了广大未婚青年的认可,200多名未婚青年自发给市科协送来联名感谢信和锦旗,活动做法获得了市委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