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基层动态>> 正文

新闻资讯

“赣州模式”织密电动汽车“充电网”--集团下属交投特来电公司发展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晓慧 浏览次数: 2020-07-20

“这里的充电站充电很快,我们购物一趟回来就充好了,非常方便!”近日,在章贡区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给自己的新能源汽车结束充电后,车主李先生在充电平台上给出了“五星好评”。

李先生说的这个充电站,是由集团下属交投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打造的全省最大的新能源示范充电站,不仅能够同时满足200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还提供免费停车、夜间充电等更实惠的服务。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了赣州人的生活,这背后,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这一核心配套基础设施的迅速铺开和发展。

配图一.jpg

赣州杉杉奥特莱斯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强强联手,打造“赣州模式”

新能源汽车颠覆了传统汽车行业,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解决新能源汽车随时随处充电问题,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更快、更好的普及”,抓住这个关键点,章贡区委、区政府超前谋划,周密部署,在加快建设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上持续发力,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进国内充电桩龙头企业特来电,与集团下属交投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赣州市交投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配图二.jpg 

交投特来电在赣州建设充电站的分布图。 
     
新公司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地方国企强大的资金、公共资源优势和上市公司领先的技术资源、专业的人才、灵活的市场运作能力,实现“地方国企+上市民企”强强联手,建设一张覆盖赣州全市的智能充电网。自交投特来电成立以来,公司以“打造全市一流新能源充电网”为目标,重点围绕中心城区公共及专用领域开展充电站建设和运营,短短2年时间,累计建设了大型充电站33座,各类充电桩超过3000根,范围覆盖赣州中心城区、赣县区、南康区以及崇义、上犹等7个县城。如今,行走章江新区,几乎每1公里范围内都可找到一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方便又快捷,极大满足了中心城区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统建统管,有序运

在“赣州模式”的运作下,一个个规划有序、宽敞美观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在赣南大地迅速铺开,为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了安全、经济、便捷的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难不在于建,而在于运营管理。如何将这些充电桩高效、科学、合理、有序地管控起来,是交投特来电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作为领跑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的龙头企业,特来电颠覆了传统充电桩的模式,首创了世界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通过自有的智能化全国性平台,实现管理运营的五个“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平台,统一管理。“打开‘特来电’APP,用户可以迅速根据定位找到离自己最近、充电最快或者是最便宜的充电站,有哪些桩在使用、有没有空位等等信息都能一目了然。”交投特来电有关负责人说。同时,根据用户在评价区的反馈,运营方可以及时作出策略调整及产品改进。

利用平台技术的先进性,交投特来电不光自己“跑”得快,还将其他一些运营不良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资产进行整合,接入到自己的平台,统一监管、统一升级,从而带领赣南地区整个新能源充电行业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

配图三.jpg
赣州经开区管委会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运营是一个长远的投资,可能目前的回报率不是很高,但我们会坚持做下去,因为这是一件坚持绿色发展的正确之路。”集团下属交投公司副总经理刘荣华说。说起交投和特来电合作之初,刘荣华坦言,集团上下顶着不小的压力,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新能源汽车在赣州受众程度不高,充电桩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投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交投集团自身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首次尝试涉足新能源汽车新基建领域。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不仅是符合行业规律的朝阳产业,还是响应国家号召的战略性产业。“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要加强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受鼓舞的,没有想到我们这个布局适度超前,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刘荣华说。   

随着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难、难充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据交投特来电数据显示,公司自运营以来累计实现节油量41.4万升,碳减排951吨。在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探索下,“赣州模式”成效不断凸显,走在了全市前列,成为引导赣州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的行业规范,也为全国推进新能源汽车新基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立足中心城区向周边辐射,

带动县城、乡镇、村,一张巨大的“智能充电网”正在赣南大地越织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