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基层动态>> 正文

新闻资讯

筑牢安全防线 打造品质北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2019-07-09
——兴赣北延高速公路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纪实
 

    兴赣北延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全长64公里。全线路基土石方约2400万立方米;全线共设桥梁44座(含主线上跨分离立交及匝道桥),总长16899米;全线共设隧道4座,长4351米,桥隧比约为33.2%。项目沿线地形起伏大且交通不便,施工建设和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项目开工以来。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项目业主赣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成立了兴赣北延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选派技术精湛、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兴赣北延项目办,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 

    自开工以来,兴赣北延高速项目办围绕“雕铸绿色公路、筑就平安工地、弘扬工匠精神、锻造品质工程”的管理目标,提高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制度构建、管理落实、施工流程、日常宣教等方方面面真抓真管,为方位展示企业形象、打造“品质北延、模范高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科技助力 织密安全生产“保护网”

    2019春节刚过,兴赣北延项目年后复工有序推进。2月21日,A6标安徽路桥组织召开2019年度安全生产调度会暨节后复工会。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技术质量及安全培训交底工作,完善质保和安全体系建设,杜绝质量及安全事故发生,力争打造项目施工亮点。会上分别与各劳务队伍负责人签订2019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据了解,A8标青岛公路也马不停蹄地组织安全小组,对全线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重点针对雨季施工特点,摸排隐患点,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后患。另外还在施工前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交底会,确保了复工安全平稳。 

    “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理机制,是兴赣项目办确保安全生产的法宝,进场以来,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开展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组织一线员工安全教育和测试切实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与此同时,积极拥抱高科技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便利,通过建设安全体验馆、安装隧道门禁系统、引进隧道机械化、自动化施工设备等措施,贯彻“以设备换人,以措施保人”的理念,织密人防、物防、技防三张安全网,让安全生产插上“智慧”的翅膀。 

    A10标中铁建大桥局出资二十余万建设了全线首家应用VR技术的安全体验馆,该体验馆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真实体验工作现场危险行为的发生和后果,可体验项目包括高处坠落、溺水体验、基坑坍塌等共16项内容,在体验过程中,参加体验人员只要能够熟练使用操作手柄,全部可自主进行灾害事故体验。通过体验效果对比,使体验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提高危机意识,正确规范的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智慧安全公示牌”也是该标的一项新举措。“智慧安全公示牌”张贴在施工现场,通过手机扫一扫公示牌上面的二维码,就能清晰地了解到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设备运行等情况。在A2标中铁建大桥局四公司,笔者也看到了安全体验馆,设置了安全帽撞击体验区、触电体验区、心肺复苏演练区、灭火器使用体验区等安全体验区域。同时,通过安全宣讲台,每日开展班前安全教育。 

    A1标浙江交工石源隧道安装了国内技术领先的隧道门禁系统。该隧道门禁系统集隧道视频监控系统、施工人员考勤、区域定位、安全预警、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施工现场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他们的运动轨迹,便于更加合理地进行安全监控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可根据该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 

    在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下,兴赣北延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平稳可控。 

关口前移 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

    备预不虞为常道。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施工现场。为进一步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实做细做到位,项目办把安全监管的关口前移、重心下降,将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放在施工现场。 

    有计划、有目的的应急演练,对有效防范事故、提高应急行动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工程进展和季节特点,兴赣北延项目举行了多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 

    为提升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时的应急救援及现场处置能力,2018年7月,由项目办主办、A10标中铁建大桥局承办,组织开展了针对雨季汛期滑坡事故的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演练按照职责分工,设立了专门的应急救援小组,配备了担架、医药箱、急救药品、若干器材等物资,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实用性强。 

    为检验项目隧道施工突发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2018年12月,项目办举行隧道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模拟事故处置场景为A1标浙江交工石源隧道防水板起火发生火灾,隧道内顿时浓烟滚滚,共计8人被困,有人受伤。发现者立即报告现场管理人员,并及时切断电源,现场管理人员组织员工进行急救,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项目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电话,组织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组织人员对事故伤员进行急救、人员疏散、事故火灾扑救、现场清理、联系社会救援队伍搜救失踪人员等,快速有序完成事故救援任务。演练结束后,相关领导对演练进行点评,认为本次演练从自救到联合社会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救援,各个应急救援小组能够做到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得当,配合默契,衔接有序。 

    此外,项目办还通过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筑牢安全之基。笔者采访时,在A10标大沽枢纽互通施工现场,看到的是整齐划一摆放的水马和具备自发光效果的安全警示标牌,以及采用密目网全封闭的碗扣式脚手架。他们还自主研制“装配式墩柱施工作业平台”,应用于大沽枢纽互通施工作业。该平台系统可通过构件间连接快速实现平台的拼装,在传统墩柱施工作业平台的基础上提升施工作业的效率,在降低施工成本、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同时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针对一线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等实际特点,项目办要求各项目部加强人文关怀,使参建人员严守规程作业,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在隧道施工中,采用湿喷机械手,减少粉尘,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炎炎热夏,A3标大成工程建设集团为坚守在第一线的工人们送上风油精、霍气正香水、十滴水、西瓜等防暑降温用品,并要求施工人员根据夏季特点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合理安排好工作、饮食和休息时间。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通过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为抓手,前移监管站位,强化预防式监管,项目建设的可控度大幅提高,安全工作得到切实管控。 

丰富载体 敲响安全生产“警示钟”

    2018年6月是全国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月”期间,兴赣北延项目办、B段管理处和J2高驻办联合组织了“北延杯”安全知识竞赛,来自B段的8支代表队共24名一线从业人员参加了竞赛。项目各单位也纷纷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宣贯活动。J2高驻办围绕“生命至上、安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三个一”(开展一次主题签名、朗读一篇安全文章、进行一次安全宣誓)、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组织安全考试,实行“全员皆考”,营造了一种“不恋牌桌、恋书桌”的学习氛围,夯实安全根基。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组织开展9次主题宣讲活动,制作、悬挂宣传展板11块、横幅标语30条,组织开展警示教育11场,开展专题讲座3场,开展安全培训14场,开展“6.18”咨询3场,开展知识竞赛6场,开展应急演练4场,发放安全安全宣传物品1102件。A3标大成工程建设集团围绕“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主题,制定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设置了安全宣传展板和标语横幅,观看了《生命至上》警示教育片,开展了安全宣誓。A4标江西路桥邀请了兴国县良村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项目部开展了“心肺复苏”安全自救知识培训。A5标山西运城路桥结合夏季汛期特点,开展了对临时用电、拌合站挖方边坡防护等重要部位隐患排查治理。A4标及J1高驻办还走进兴国县良村镇前村村小学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将安全教育辐射到项目沿线。 

    每天早晚,A10标拌合站的安全广播会定时向施工人员送上安全祝愿,并播报与施工相关的安全常识、温馨提示等。现场作业人员每天听着广播面带微笑上班下班,用他们的话讲:“这是工地最美的声音,有她的陪伴,工作起来更带劲。” 

    各施工单位通过开展安全生产谈心对话、安全技能岗位练兵、安全生产创新攻关等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兴赣北延高速项目办始终严守安全底线,不怕麻烦、不走捷径,落小落实,常抓不懈,时刻牢记戴好“安全帽”,时刻绷紧“安全弦”。 

    在新的征程上,兴赣北延高速项目办将继续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如履薄冰的安全意识,续写安全生产新的篇章,铸就安全生产新的辉煌,朝着实现“品质北延、模范高速”目标而不断迈进。

(兴赣北延项目办  赵顺根 廖元富 廖文彬)